思想上站得更高 工作中精益求精——参加“第三届卓越教学与本科人才培养专题报告会”学习心得

作者: 时间:2022-03-30 点击数:

3月26日-27日,在学院统一安排下,我有幸参加了在线的“第三届卓越教学与本科人才培养专题报告会”,这次报告会主要是在教学管理中有丰富经验的教务处长为主,他们从自身多年的经验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出发,阐述本科教育人才高质量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,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,视野被打开,从更高地角度去认识我们本科院校的高质量建设的宏观意识,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更有效地建设课程有了新的启示,下面就我学习所得做一个总结汇报。

一、把握时代要求,关注政策动向

所有的专家在开篇都会来阐述科技发展、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趋势来分析本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,分析国家在政策上不断提出新的要求,对高校教育提出新的目标。

(一)四川大学的张红伟教授在《打破边界一对未来教学的思考与探索》对未来人才核心素养分析。

张教授引用了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的八大基本理念:更加注重以滚为先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、更加注重知行合一、更加注重面向人人、更加注重融合发展、更加注重终身学习、更加注重共建共享;引用了习总书记的对青年提出的要求,如下图:

(二)西安交通大学王秋旺教授在报告《西安交大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》中对社会分工中四次工业革命进行了论述,提出了2021年国家对高校开展专业建设的具体要求,全国高校共有12个专业类、770余种专业、6万个专业点。

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与理念:知识、能力、思维、境界

人才培养目标:

·建立品行养成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思维创新“四位一体”的育人模式与支撑体系

·培养具有科学素养、人文情怀、全球视野、社会责任感的拔尖人才

对新工科提出了新工科新的工作要求:

不断深化学科交叉专业、科教创新平台、未来技术学院、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知识图谱、新型教学组织、数字教学资源、双师教师队伍

二、加强教学管理,改进教学形态

(一)中国人民大学龙永红教授在报告《本科教学改革的系统性逻辑》中,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了系统性逻辑,可以说在这个方面,是我个人最欠缺的,因此对龙教授的观点进行了一下梳理,下面几点让我受益匪浅:

1.本科教学改革系统性逻辑的内涵

·整个教育体系是一个时间单向的系统,本科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阶段性子系统。

·系统的主体:教师、学生,输入的的知识,支撑和激发系统功能的核心是制度、机制、资源、条件,产出是携带知识和能力的学生。

·系统的基本特点:体系有结构性、要素有交互性,主体有内生性(主观能动性)

·系统的逻辑:“结构性逻辑、关系逻辑,动力逻辑”三位一体

·本科教学改革的系统性逻辑:科学定位培养目标,目标与问题导向,遵循系统逻辑,找准根源和原动力,激发和依靠主体能动性为根本,系统逻辑与实施逻辑相协调,构建实施路径,抓关键、抓症结,实施牵引式、持续性、迭代时改革。

2.系统性逻辑体系

·一是顶层设计形成“通识教育、专业教育、创新研究与实践、素质拓展与发展指导”四大核心功能模块;

·二是强化通专结合,明晰课程关联定位,系统构建“根基通识、大类基础、专业核心、个性选修”的四级课程架构;

·三是立足根基上的通识,全面规划形成通识核心课程体系,由上而下,上下结合实施课程设计,推动课程建设,强化通识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和学习要求;

·四是课程体系和学习机制上,设置部类共同课和模块化的基础课,打通专业选修课并实施模块化设计,强化宽厚基础,拓宽培养口径,实现深层融通,扩大选择空间,丰富课程资源,建立“开放、自主、灵活”的学习选择机制;

(1)高校育人机制改革的关键和突破

·打破多重边界的大类培养体系机制:大类的划分,招生与瑶乔的衔接,分流时点与机制,教学管理、学生管理与学习生活社区的三位一体协调统一,学校、大类管理组织与学院的职能分工和协作关系;

·实现通专结合、大类培养的课程体系:通识教育的定位和要求,通识课程建设机制、管理和激励,大类培养课程设置、学习要求与选课机制,必修与选修比重与开放性和灵活度;

·落实三全育人、协同育人的管理体系:资源配置机制,决策机制与流程,教师队伍与教学管理队伍的地位、激励爱其评价考核的导向,跨部门的协作关系和机制;

·落实主体职责、激发主体动力的管理机制:规划先行,目标管理,明晰主体职责,简政放权。

(2)教学管理改革基本点和要求

·突出“以学为中心”的教育理念、教学模式的要求,与信创新管理体系机制:重构管理体系、再造管理流程、简化管理环节、明确主体职责,强化评估监督;

·推进管理中心下移,激发主体动力:下放决定权到学院、下放审核权到责任人、下放选择权到学生;

·强化服务意识,提升服务能力:管理服务规范化,教学发展专业化、需求服务精细化、咨询查询智能化,预警提醒可视化,管理部门协同化,线下办事一站化;

·简化管理环节,减少管理硬约束:突出教师和学生自我管理,强化过程跟踪和留痕,强化基于产出导向的评价与改进。

3.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分析

四川大学的张红伟教授在《打破边界一对未来教学的思考与探索》中对未来高校的教育形态的阐述,让我耳目一新,如密涅瓦大学:

教学理念:主要目标、核心能力、思维习惯和基本概念组成的三层金字塔结构模型

基于学习科学的课程和评价体系:运用学习科学的原理建立自己的“整合课程”体系,即在一门课程中整合不同学科知识、理论、技术,用来分析解决具体问题。

教学模式:全球游学、在线研讨

(二)西安交通大学王秋旺教授虽然报告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,但它的内涵建设的阐述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,如下图:

(三)同济大学吴志军教授的报告《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: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传承与创新》,主要是从管理角度去解决问题,首先是提出问题:

·存在智慧教室教师传统PPT教学的“不智慧” 现象,从教学需求出发的主动智慧教学还不多见

·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带来教学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,传统质量监测方法如何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带来的巨大挑战,加强海量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不足。

再提出从质量文化角度来解决问题。他认为质量文化是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持久、最深沉的力量,学校努力建立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的质量文化,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学各环节,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。

解决办法

1.质量保证从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转变,突出自主性

✔落实质量责任,从质量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

✔构建“三类责任岗位”体系,落实学校、“学科-专业-课程”、教师的质量责任

✔强化教学质量在职称评聘、奖励评审中一票否决权

2.质量保证从教学过程向育人过程转变,体现多维度

✔空间维度:质量标准从第一课堂拓展到第二、三课堂,树立全面育人质量观

·突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施

·OBE导向的教学设计

·强化学术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

·落实学生支持服务

✔知识维度:构建本研贯通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

✔时间维度:全过程、分阶段、多主体开展全链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

✔人员维度:以育人效果为核心,着力推动全员参与

·教师、学生、校友、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

·学校职能部门、学院协同育人,系统推进

·专业/教研室具体实施,增强主体意识

3.质量保证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,着力智慧平台,开展智慧平台

✔教学环境建设,丰富优质线上教学资源

(四)厦门大学计国君教授在报告中就《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设计》进行了汇报,主要是从教育管理角度来论述,重点在精细管理的论述,从五个方面论述:教育管理的执行力、建立执行力的卓越教育文化、解决执行力问题的8个关键、有效执行力的9个特点、教育管理的10种执行能力。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上,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质量文化,如下图:

三、思政课程建设,融入教学环节

(一)胡吉明教授在报告《新时代本科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趋势》举了一个他自己做过的一门课程《电化学》,在课程中对课程思政体系的构架,渗透“课程思政”。

1.找到了课程思政的

人物故事、关键时间、专业认同

2.凝练了课程思政的“九个育人要素”

辩证思维、批判精神、科学精神、绿色发展、自醒精神、家国情怀、感恩之心、知行合一、相互欣赏

这个框架设计了课程思政的“18个案例”,我个人觉得可操作性比较强,适合我们一线老师,胡教授这个做法挺好。如下图:

(二)武汉大学的王郢教授在《课程思政评价:疑虑、探索和问题》报告中就“课程思政”通过各种实例和团队的研究来引发思考,如:

1.课程思政可以被评价吗?

从学习结果的六个方面来阐述,体现课程思政可以融入到六大目标中去。如下图:

2.LICC课堂评价模式

这个课堂评价是我第一次接触到,这个方法可以说是一个可以落实的评价模式,从学生、教师教学、课程、课堂文化四个方面来设计落脚点。

最后,我借用吴志军教授的话,从四个方面来加强自己对高质量本科教学改革中认识:

专业是基本单元:满足国家社会需求,学科发展支撑。

教师是质量关键:学术与育人一体,育人成效评价。

课程是核心要素:第一课堂主战场,OBE理念融入。

教材是知识载体:科技前沿同步,教学资源新形态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通讯员:满丛英


版权所有 © 2007-2023 365游戏娱乐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 - App Store 鄂ICP备10004916号

Baidu
sogou